再利用打磨石,把木头给磨的比较平直,就有可能把木头加工成想要的形状,虽然是在制作凳子,却像是在进行雕刻一般,每一小手都很小心。
目前他毫无信心。因为手艺实在是太差了。
他的工具极为不好使。
两块木头的衔接处,需要处理的稍微精细一点,他却被为难的要死。
现在他当做自己是在搞雕塑,加工的越是慢越好,希望手艺快点变好,并且早点找到合适的办法。
他希望能够有带刃的凿子,凿出的口子是光滑的,而不是毛糙、炸裂的,像是刀子的切口,而不是钉子钻出来的那种非常不干净的口子。
确实有些石块是能够做到的。
要是能够有锉刀、砂纸之类东西也行,可惜他没有。
他现在的做法是用锋利的石头稍微在木头上凿一下,出现了一个很小的坑,接着用打磨石给它周围那些松动的木屑都给磨掉。
不管多么努力,他觉得自己距离用石器加工制作凳子还差了很远。
他一直被为难的够呛,觉得自己其实是没抓住要害。
似乎存在什么好办法,使得他利用石头就能够对木头进行比较精细的加工,以便制作出家具,而他尚未找到这种办法。
木块与木块的衔接处对他来说是个难题。
如果木头尺寸大一点,那么多花时间,或许能够做出榫头结构来。
能够做出榫头结构,才说明他的木工能力合格了,日后制作木头器械的时候就不用觉得心里发虚。
能够用石器给木材加工出比较精确的榫头结构,有了金属工具后基本上能够完成各种难度的木工活,只需要细心一点就行了。
可是这种事实在是难。
带刃的石凿从哪里找?怎么制作?
他没有刻刀。
其实他有非常锋利的东西。
他几乎忘记了它。
他手上拥有几块红红宝石原石,把它们给砸裂开,断口处便可能会比较的锋利,而且特别坚硬。
他不确定这种做法是否可行。
木头本身是软中带硬的。
经过很多思考和尝试,他认为自己用石块能够制作出不精确的卯榫结构。
如果像这样制作家具,外形会非常难看、粗陋,但是勉强能用。
如果制作纺车,也是勉强能用,看着像个纺车。
他知道自己很笨拙,制作各种东西的时候都笨的厉害。
而想变得灵巧,就必须多动手,不要想太多。
他手上这个木块,他正在尝试把它给做成圆柱形状的,中轴处开个洞,侧面凿六个浅洞。
中轴处那个洞可以把转轴给穿过去,侧面六个浅洞里面可以插入木条,像是车轮的辐条一般。
这个圆柱形状自身就比较要命。
他的石凿没法一步到位凿出圆形来,因此只能把外面的料一点一点的给凿掉,最后剩下的部分加工成圆形的。
花费的时间会非常的多。
这个圆形也会非常的不标准。
但是不要紧,本来就不需要多标准。
这个圆柱高度大约六厘米,直径大约八厘米。侧面的洞凿起来反倒比较的简单。
现在的目标只是加工这个圆柱,希望它能够够圆,够整洁干净。
为了更圆,只能用粗石头反复打磨。木头很硬,所以打磨的时候一次只掉落有限一些木粉。
马林正在考虑这个问题,榫头的位置,或许他可以用石刀、石凿来反复打磨,这样子做出来的截面能够尽量精确,逼近用金属工具制作出来的样子。
这个圆柱制作的真是吃力。
把底面和侧面都磨出来需要花费无数力气。石凿凿不动,所以只能把外面的部分都给刮掉、磨掉。
它本来是扁圆柱形状的。
他在努力把它磨成圆柱形状。
能使用石凿、石刀的时候他尽量使用,以降低工作量。
这是极为耐心的活。
他的预测是,如果全力做这件事的话,大约一天就能够做出粗糙的圆柱形状了。
继续更精细的加工的话,大约三天就会成为一个比较好看、标准的圆柱,虽然还是不如用金属工具制作的好看。
他白天赶路,只能晚上进行一些加工和打磨。
效率便要低很多。
这种木头自身不是那么硬,他才有机会。
接下来两天都是白天赶路,晚上用石块加工木头。
它已经被加工成了圆柱状。
也被凿出了八个洞,侧面六个,两个底心各一个。
他对底心这两个洞都极为不满意。
他担心它们都歪了。如果歪了,转动的时候就会摇的厉害。
想用石头给它打个透穿的洞,两个洞眼分别在上下底面的圆心。他觉得自己做不到。
这是无论多么努力,手艺多么好,都做不到的。
他必须有钻头才做得到。
有了钻头,而且保证自己制作的圆柱是标准的。
他这是意识到了石器工具的局限性。
实际上,纺车的轱辘不需要这么复杂的部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