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曾亲眼目睹赵云与吕布交战。
吕赵二人师出同门,关系匪浅。
这对收服吕布大有裨益。
若虑吕布反叛,不过耗费一枚效命丹而已。此丹可瞬间提升百倍忠诚。
无须赘述,强者之路无需解释。
“宪和,你怎么看?”
刘备转向简雍问道。
简雍果断点头:“一切听从主公安排。”
见简雍表明态度后,刘备展颜而笑。
“正如家祖所言……”
刘备话未说完,却发现刘胜已不见踪影。
“宪和?”
“主公请安心。”
二人继续商议片刻,刘备这才返回军营。
此时,张济与张绣叔侄已在中军大帐等候。
“张济(张绣)拜见明公。”
二人拱手行礼。
张济再进一步说道:
“若明公不嫌弃,我愿带领部下归顺。”
“我亦愿追随。”张绣附和。
他们选择投奔刘备,一是因董卓欺压甚重,欲霸占邹氏;二是长安锦衣卫主动联系,欲助其联络。
史阿到来,刘备大军逼近长安,更坚定了他们的决心。
刘备急忙扶起二人:“有你们相助,如锦上添花。”
当下设宴款待张济、张绣。
华雄、胡轸举杯祝贺。
“从此我们便是同袍。”
……
长安城内,一座豪华府邸。
原是董卓相国府,如今董卓已死,吕布占据,更名为奋武将军温侯府。
府中大殿,广袤无垠。
吕布端坐正中,威严四溢。
凭借招降西凉军,他已握有数万兵力,可谓名利双收,一时意气风发。
两侧分立众将:张辽、高顺、曹性、郝萌、成廉、宋宪、魏续、侯成,乃八健将。
新近归附的李肃也在其中,众人皆面露喜色。
“文远!”吕布目光投向张辽,“那些西凉降卒处置得如何?”
语气透着几分急切。吕布深知,欲稳长安,必先稳固军力。
“温侯宽心!”张辽抱拳回禀,“西凉将士崇尚武力,虽强于并州儿郎,但温侯威名足以震慑。”
依靠吕布的声望,张辽尚能驾驭这些降卒。
听罢此言,吕布稍感安心。
“此次成功铲除逆贼,诸位皆有功。”
吕布环视殿内,众人尽是他信任之人。
“本侯已向圣上奏报,请封诸位功绩!”
这些将领是他逐鹿天下的根本,理应共享荣华。
“多谢主公!”众将欢欣鼓舞。
高顺忽然发声:“温侯,张济、张绣叔侄投靠刘备,恐生变故。”
吕布冷哼:“只怪那董贼贪图邹氏美色,张绣又与赵云师出同门。他们投刘备,实属无奈。”
否则,吕布会拿出师傅李彦,与张绣认作师兄弟。
或许有机会说服张绣。
想到这,吕布甚至想要找到董卓的尸身,将其鞭笞。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仍在逃,需多加防备。”
高顺再次提醒。
吕布毫不在意地说:“董卓已死,牛辅也已亡。”
“西凉军群龙无首,不足为惧。”
“王允自会妥善处置。”
董卓死后,吕布对西凉军已无惧意。
满是轻蔑!
“可惜那支飞熊军,为董卓陪葬了!”
吕布咬牙说道。
当日,吕布提着董卓头颅,来到长乐宫前。
以牛辅为首的西凉军拒绝投降。
牛辅带领飞熊军多次突围,却无法突破。
最终全员战死。
“相国府的财物清点完了吗?”
吕布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
张辽忽然想起一事。
“董卓临终前,府中物资清点由简雍负责。”
话音刚落。
一名小兵快步入殿。
“禀报温侯!”
“门外简雍前来投奔,却被张绣阻拦。”
听闻此言。
李肃立即拱手道:“主公,简雍定知府中物资详情。”
“绝不能让他落到张绣手里!”
“张绣那家伙,恐怕也是这么想的。”
“他投降刘备后,还想靠简雍在刘备面前邀功……”
李肃话未说完。
吕布已疾步冲出府邸。
相国府外。
张绣带兵拦住简雍。
吕布率众冲出,迅速打破包围。
“温侯救命!”
简雍向吕布呼救。
吕布摆了摆手,示意简雍靠近。
“你莫怕,有我在此,无人敢伤你!”
一声令下,众人护住简雍。
“吕布,你莫嚣张!”
张绣直指吕布。
“我偏要在此嚣张,你能奈我何?”
吕布并未给张绣面子。
他决心全力保全简雍。
双方剑拔弩张。
气氛紧张至极!
忽而,
张绣身后冲出一名小卒。
“主公有令,速返大营!”
闻此言,
张绣恶瞪简雍一眼,随即领军离开。
简雍提醒吕布:“张绣已归附刘备,其军遍布城中城外。”
“温侯须当警惕。”
吕布却轻蔑道:“我有何惧,任他前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