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个在宇宙星空中相遇的两个文明来说,
巨大的,不可预期的风险下,最大的收益,不光是双方文明中对方文明已经成熟,而己方未曾意识到的研究成果,
还有己方文明之外,另一个同样成长起来文明所拥有的强大研究能力,科研能力。
对于两个难得相遇的文明来说,
自然不会放弃这承担着前期巨大风险,才能够看到的巨大收益,
所以,人类文明,斯托文明,在互相基础信任不断加深的同时,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项目也是在不断的加码。
双方文明对于这些合作科研项目最大的期待,
自然是以双方文明不同的研究思路,互相助力对方文明在同一个研究问题上的困境,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即便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双方文明共同推进一个研究项目,在同一个研究项目上,增加的研究能力,科研力量也是实打实的。
曾经一些研究课题,科研项目,一个文明的研究力量可能短时间难以解决,
但两个文明一起,却未必还是这样。
这一年,
双方文明在具体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也不止那些重大的合作科研项目,
而是涉及到负熵研究院内,各研究所,各研究团队,
人类文明整体范围内,斯托文明整体范围内,若干领域,
从一些研究预期时间短的,具体的细分技术领域,到类似于‘推力技术,无工质推进引擎’研究这样,可能将需要漫长研究时间的合作科研性项目,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相关领域研究团队,研究员们,都有较为深入的合作。
不说双方文明的合作研究,多么默契无间,
但在双方文明暂时没有表现出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双方文明在这些合作科研项目上的合作,
还是能够发挥合作科研项目的预期效果的。
而在双方文明的这些合作科研项目中,一些细分领域的研究,短时间内,也是已经有不少成果的。
体现在人类文明社会的方方面面,人联中的人们,随时都能够感觉到,生活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
双方文明的技术合作,在这一年,还是已经深入到了对于双方文明,或者说宇宙中大部分文明都算是极其重要的领域——材料领域。
除了对已有的,一些双方文明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合成技术的对等交换,
双方文明同样达成了一个材料领域的合作科研项目,用以发现和研究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双方文明都还未掌握的新材料。
双方文明研究思维,研究路径的差异,在这个领域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仅开展材料合作研究的当年,双方文明就在合作科研中,折腾出了不少性质有趣的新材料,
只是,暂时并没有出现,对双方文明来说,能够像普通超导材料到室温超导材料这样带来文明飞速发展的特殊材料。
……
人联纪元76年。
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项目,理论交流均在继续。
几个双方文明的重大合作科研项目中,
‘推力技术’相关的,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
算力和通信技术中,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的研究,
这些依旧是看着就遥遥无期,
即便在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下,时不时就能够看到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进展,新的研究思路出现,
但对比这些研究的终点,依旧差得很远。
倒是能源技术中,‘重核聚变技术’的研究,比较乐观。
这主要是,双方文明在可控核聚变这条技术路径上,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积累,
在之前,双方实现氦3聚变级别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互相一交换,就已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目前聚变反应堆能够承受和维持的核心区域反应温度。
在这之后,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中,在这个基础上,依赖于双方文明各自在聚变技术研究上的优势,就又再有了一些新的进步。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
重核聚变技术虽然作为可控核聚变技术这条技术路线的终点,
但依旧是在可控核聚变这条路线上的东西……从研究路径和理论层面,实现重核聚变技术的可能过程,是比较清晰的。
此刻,限制重核聚变技术迟迟未曾达成的,
可能更多的,还是材料领域的限制。
这一年,在‘重核聚变技术’这个合作科研项目中,
双方文明共同在海王星轨道附近,文明交流区外数百万公里建造的重核聚变技术研究实验装置中,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已经将实验装置核心区域,可持续的反应温度,提升到了超过四亿摄氏度,
压力数值,也是高得吓人。
同一年,
当初从人类文明发现斯托文明星际舰队群的踪迹后,
就受命脱离了火星轨道位置的星火太空城,已经在宇宙中航行超过三十年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