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的青石板路蒸腾着糖油果子的甜香,高小林的自行车把上挂满各单位塞的「审批纪念品」:粮油站的麦穗书签用粮票串成,每片麦芒都贴着「饱满度认证标签」;肉联厂的公章造型香肠用食用色素印着「三级审批红章」;酱菜厂的黄瓜味印泥装在玻璃罐里,罐底沉着半块腌黄瓜皮,美其名曰「原料溯源标本」。他踉跄着撞进转盘飞针摊,摊主摇着蒲扇吆喝:「开转咯!中了『再来一次』奖,送红茶菌水 ——」话没说完,副食店李主任已掏出《游艺项目意识形态审查表》,表格边缘用红笔圈出重点:「转盘『1 杯』区域占比 30%,属『右倾概率分配』,需补《概率均等化整改方案》。」
转盘是竹制的,画满「1 杯」「3 杯」「再来一次」的区域,阳光透过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高小林盯着指针犹豫:「这转盘跟政治有啥关系?」李主任推了推眼镜,指着表格附件:「您看,『再来一次』区域占比 45%,暗示『重复审批合理性』,但『1 杯』区域低于 50%,说明对『一次性通过』的政治觉悟不足。」摊主在一旁搓手:「领导,要不我把『1 杯』涂成红色?红区占比超 60%,肯定政治正确。」李主任摇头:「颜色也得审批,红漆需提交《颜料阶级成分检测报告》。」
拉洋片的老汉敲着铜钲唱《白骨精现形记》,高小林凑过去时,却看见箱内玻璃画片被改成《审批流程七十二变》:孙悟空举着枣木大印,每变一次戏法就盖个红章。「往里头瞧哎 ——」老汉的沙哑嗓音混着煤油灯的噼啪声,「这是『烤串签子政审』,那是『酱豆腐防伪章』!」画片里的唐僧戴着审批帽,通关文牒上盖满密密麻麻的红印,连白龙马的马鞍都印着「坐骑运输审批专用章」。旁边的小孩踮脚张望,被高小林胸前的酒气熏得皱鼻子,突然指着画片喊:「爷爷,那猴子盖的章跟我爸办公室的一样!」
老汉咧嘴笑,露出缺牙:「娃真机灵,这叫『艺术源于审批』。」高小林伸手想翻画片,却被老汉拦住:「同志,翻片需填《视觉内容变更申请表》,上个月有干部翻片太猛,把『三打白骨精』翻成『三盖审批章』,被请去学习了三天。」正说着,陈永年从人群中钻出来,手里晃着《民间艺术规范化指导意见》:「老汉,你这画片里的公章样式不对,得用 1958 年版《审批印模规范》里的标准五角星。」
三大炮的摊位前围满小孩,壮汉把糯米团甩向铜盘,「砰!砰!砰!」三声过后,糯米团裹上黄豆粉,冒着热气。高小林突然酒醒,掏出钢笔:「等等!这『三声巨响』属『集体主义声响标准』,得附《声波传播意识形态报告》。」壮汉举着沾满黄豆粉的手发愣,木槌还悬在半空:「领导,这就是个响儿,跟政治有啥关系?」李主任抢过话头:「三声代表『三面红旗』,但声波频率低于 80 分贝,说明『革命热情振幅不足』,得重甩,直到测出『符合时代强音』的分贝数。」
一个小孩举着刚买的三大炮抗议:「叔叔,甩太响会吓哭我们!」陈永年蹲下身,指着小孩手里的糯米团:「小朋友,你这三大炮的黄豆粉撒得不均匀,右边多左边少,属『分配主义偏差』,得重新裹粉,确保『左右政治平衡』。」壮汉气得直跺脚:「那我干脆不甩了,直接装碗里!」高小林摇头:「不行,《传统工艺审批细则》第 7 条规定,三大炮必须发出三声巨响,否则按『工艺失传事故』处理。」
糖画摊的艺人正在石板上画公章图案,滚烫的糖汁在石板上蜿蜒,五角星的尖角还在冒泡。「科长您看,」艺人用小铲子敲了敲糖章,「这比陈股长盖的还周正,就是保质期短,三小时就化。」话没说完,舞龙队的铜锣声响起,铜梁龙的鳞片在火光中透亮,龙珠上竟贴着《游龙路线审批单》,末尾用红笔写着:「龙身摆动角度左≤30 度,右≤25 度,超过即属『修正主义摇摆』。」
舞龙队的领头人跑过来,手里晃着表格:「高科长,麻烦盖个章,昨儿排练时龙尾扫到了宣传栏,被说成『尾巴翘得太高』,今儿特意把尾巴绑了沙袋,您看这角度合格不?」高小林凑近看,龙珠上的审批单还附着《龙身各部位政治觉悟评估表》,其中龙睛需填「是否炯炯有神(参照样板戏标准)」,龙鳞需填「反光度是否体现『革命光辉』」。陈永年突然指着龙身喊:「不对,这龙鳞用的是红漆,得确认是不是『革命正红色』,上次有队用了橘红漆,被批为『颜色右倾』。」
面人摊的老匠人手捏彩色面团,眨眼间变出戴凤冠的穆桂英,插在草把上像小彩旗。高小林刚拿起一个面人,李主任已递过《民间手工艺品政治审查表》:「穆桂英的盔甲颜色需符合『武将阶级成分』,红缨枪的枪头角度需与『革命矛头方向』一致。」老匠人哆嗦着手指:「领导,我这就是个面人,哪有那么多讲究?」陈永年从包里掏出放大镜,照着面人盔甲:「您看这甲片,菱形图案涉嫌『资产阶级审美』,得改成五角星,五角星甲片还得编号,每片对应一个审批节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