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三天过去。
351厂内灯火彻夜通明。
在石总长不惜一切代价的指示下,再度新增的技术工人若潮水般涌入。
生产线上,工人们三班倒,吃饭都是在岗位上草草解决。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装,但每个人脸上都非常自豪。
当最后一批贴着紧急军品封条的板条箱,被小心翼翼抬上墨绿色的军用运输机,赵厂长挺直了腰杆,黝黑的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光彩。
余宏站在他身边,看着飞机没入夜幕,心中也有些期待。
……
C军区前线指挥部。
王铁山连长正带着他手下最精锐的一排士兵,围着几具刚刚从箱子里取出的发射筒。
“这东西可是宝贝,今晚必须给老子摸熟了,仔细看,仔细学!”王铁山声音激动无比。
士兵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抚摸冰凉的金属筒壁。
一个负责讲解的技术员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操作要领。
让王铁山和士兵们惊喜的是,这70改导弹的操作,上手难度竟然比老旧的70火还要简单!
发射筒的肩托、握把、瞄准镜位置几乎和老70火一致,老兵们上手没有任何生疏感。
而且原先需要依靠经验估算提前量、修正风偏等复杂操作,现在几乎都集成到了新的制导系统里。
“对,就这样,前端光学镜头打开,热成像搜索自动开启,发现目标后会有提示音,准星会自动锁定,然后——发射!”技术员指点道。
王铁山亲自扛起一具70改,打开前端的盖子,学着指示将瞄准镜对向远处黑暗中的一片灌木丛。
理论上那里没有任何发热的东西。
“嘀嘀嘀——”耳边传来轻微的蜂鸣。
王铁山一愣,看向观瞄镜内,那片漆黑的灌木丛中,竟然有一个微弱但清晰的红色光点被一个圆圈锁定了!
“连长,那是刚跑过去的一只野兔!”旁边一个眼尖的士兵低呼道。
“野兔也能捕捉到?”王铁山瞳孔猛地一缩。
“是的,连长,”技术员自豪解释,“只要存在温差,哪怕是很细微的热量辐射,都能被这套红外制导系统捕捉到!”
为了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技术员打开了一盏功率不大的电石灯,放在百米开外晃动着。
王铁山再次瞄准。
观瞄镜视野内,那晃动的电石灯立刻变成一个清晰的亮红色光斑,被系统瞬间套牢,任凭灯光如何移动,锁定圈都如影随形!
那种一旦锁定便无法逃脱的感觉,深深震撼了王铁山和旁边的士兵们。
一个老兵迫不及待地接过发射筒,对准了远处另一个战友熄灭的烟头。
那一点点余温,竟然也被清晰地捕捉并锁定了!
“我的个乖乖!”老兵咂舌,“这玩意儿……简直是指哪打哪啊!”
“以前用老70火打移动靶,跟撞大运似的,几百米外基本就听个响,这玩意儿……我感觉给我一把,对面就算开着坦克冲过来,我也敢跟他碰一碰!”
另一个士兵激动地脸都红了。
许司令背着手,慢悠悠踱了过来:“怎么样?王铁山,这新玩意儿,用着顺手不?”
“许司令!”王铁山猛地挺直身体,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脸涨得通红:
“顺手!太顺手了!这…这是神兵利器啊!有了这玩意儿,咱们收拾那些藏在山洞里、工事里的猴子,或者敲掉他们那些不时冒出来的装甲车,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许司令拍了拍王铁山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
“还是咱们那位给你们捣鼓出107改进型火箭炮的余宏,余副厂长熬了几个通宵设计出来的!”
“啥?”
王铁山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紧接着就是更深的敬佩从心底涌起:
“余副厂长?我的天!又是他老人家?”
“上次那个107火箭炮,就已经够让兄弟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现在连这小小的62火箭筒都能被他改成导弹?”、
“这,这真是…真是咱们全军的大宝贝啊!”
“余副厂长真是咱士兵的再生父母啊!”
一老兵感叹道,他想起了之前的战争中,班长为了掩护他们用老70火敲掉敌人一个机枪点,自己却中弹负伤。
如果当时有这宝贝,何至于此!
周围的士兵们纷纷点头,没有人觉得这话夸张。
余宏对这些武器的改造,不仅仅是性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在前线搏命的士兵们活下来!
活下来,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
这份功绩,在他们这些一线指战员心中,比天还大!
这种尊敬,是发自肺腑的,不掺任何杂质。
又过了两天。
演习总指挥部。
石总长精神矍铄听取着许建成的汇报。
当听到C军区参加演习的部队在熟悉70改导弹后,无不发出如王铁山般的由衷赞叹,甚至有几个老兵油子抱着发射筒爱不释手,老人原本就带着笑意的脸上,皱纹舒展得更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