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直升机的飞行员技术很高,起飞时还算平稳,升至高空才缓慢转向,朝北方飞去。
目达直升机化为一个小点儿从视里消失,项小弟和曲小包子、肖小虎灰溜溜地溜回客厅,去一边呆着发霉。
纪家母子搭顺风车回老家去过节,肖枫并没有立即提出告辞,他陪赫老、孔老下棋。
孔老赫老下棋一向各有输赢,他俩觉得跟对方下棋显不出自己的水平,拉着肖枫陪九爷前辈对弈。
项妈妈和兰姨、罗奶奶凑堆,商量中午做点啥。
阿金阿土帮九爷泡好茶,他俩在旁围观九爷大杀四方。
老人有老人的玩伴,小孩也有小孩的玩伴,老少各玩各的,和谐又温馨。
纪教授老家位于首都市西北的那个区,他家的位置又在其区的北部偏东北方位,属该区的偏远山区。
纪家住的地方,是个有二千多人口的自然村,因为纪姓人较多,名字就叫纪家屯。
纪家屯背靠山,面对田野,因为有地,村民很富裕。
六月,山岭与田野一片翠绿,自然风光极好,而楼房与种植大棚点缀在绿色里,自然形成天人合一之境。
直升机飞至纪家屯,减速慢行。
飞行员根据导航,慢慢从空中飞至村子上空。
纪家屯的楼房,既有旧式的一、二层的民居,也有新式的二层或多层楼房,新式与旧式楼房交错。
纪教授家没建新楼房,还住在祖辈传下来的老宅,纪家的老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青砖结构,经过改造,抹了墙灰,看起来挺新。
他家不算太宽,也不太窄,屋前有一块小地坪,屋后砌围墙,圈起一个小院,有养家畜的小屋和卫生间。
卫生间是新式建筑。
纪教授家门前的地坪太窄,不具备停直升机的条件。
飞行员根据客户的要求,飞至与纪家楼房相隔几户、属于村集体的篮球场上方,再降落。
天气炎热,而且明天又是端阳节,大部分以种植为生的居民正在忙着出货,都在种植大棚或田、果园里忙碌,村里没多少闲人。
露天篮场上没人活动,直升机停下后只引来附近几户居民家的留守老人观望。
安全员打开舱门,医生又帮抱起轮椅,先下直升机。
纪教授跟着下了悬梯,先向村民们打招呼,并请他们帮照看一下直升机。
医生也机灵,掏出烟,不论男女老少,见人就散烟。
村民认得纪教授,让他放心带朋友去他家,他们会帮照看一二,不会让不懂事的小孩们去捣乱。
小鹦鹉护着小七月,把人抱下悬梯,改由叶小美人背小伙伴。
小青年们下了直升机,围着叶小美人,小老虎藏在小帅哥群中。
飞行员与安全员关闭舱门,也随青年们行动。
纪教授与村民打了招呼,推着轮椅在前带路。
医生与小青年们一起。
金童玉童与猴哥的猫头鹰和鬼脸藏獒,四只小式神在空中蹦来蹦去,开开心心地玩耍。
风魔子的使魔则藏在他主人的背包里,没露面。
纪教授推着老母亲,很快到了他家。
纪家没砌私人小院,门前的地坪呈长方形,进深方向约二米,地面硬化过。
地坪比路面略高,地坪的两侧砌了花圃,种着丝瓜和南瓜,搭有架子,而正对着楼的那一边,除了留出来往的路,沿着地坪边沿摆着花盆。
花盆全是陶瓷盆,有些是造形精致的盆栽,有的栽种着各种类型的花卉,有些植物正在盛放,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看着那参差的花,让人心旷神怡。
纪父在家,坐在遮阳棚下,当看到儿子推着老伴回来,起身相迎。
趴小美人背上的小巫女,瞅瞅排成排的花,笑着提醒:“小伙伴们,等会别踩地坪与路面之间当台阶的石头。”
小青年齐刷刷地望向纪教授家的地坪,地坪略高于路面,其实不算高,大约是主人年纪略大,觉得地坪过高,于是在地面放了几块石板当台阶。
石板是天然石头,颜色也不一致,但它们排在一起,反而分外和谐,有一种天然的美感。
小青年们打量着当台阶的石头,也秒懂,那些石板有一块可能就是某只小可爱的墓碑。
走在最前面的陈翰之,虚心求教:“小七月,是不能踩哪一块,还是都不能踩?”
“居中偏右手方的那一块不能踩。”小巫女指出具体的目标。
地坪前一字排开五块石板,居中偏右的一块是青石,它有一个角缺了一块,谁看到它也不会与墓碑联想到一起。
帅哥美女们再瞅瞅,心中有数啦。
纪老太太也猜到那块踏脚石不是普通石头,除了沉默,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纪教授自然也懂,一边与父亲说话,一边将轮椅推到地坪下,从靠左一侧进地坪。
看纪教授推轮椅略有点吃力,陈大帅哥也搭了一把手,合力将轮椅抬上地坪。
纪父身体硬朗,头发半白,穿着沙滩裤和短袖衬衣,手里还拿着把大莆扇,看到儿子后头的一群青年男女,也没多问,请人进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