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出正月,我姥又住院了。
老人家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顽固的心脏病更是折磨了她很多年。
心脏的两个心房,两个心室,只剩下一房一室还在工作。
我父母去了燕郊,因为我姥的病情太严重了,我姥爷脑血栓后遗症,生活都不能自理,更没法陪护我姥了。
我舅、舅妈,都在为了家庭而奔波,我老姨更不用说了,自从我妈也离开镇上以后,她只能自己去看店,一个干了十几年的干洗店,把她拴住了。
数来数去,只剩下已经退休的我父母适合去陪护。
当初,我还没把父母接过来的时候,他们在镇上就经常两地跑,我姥和姥爷有个大小毛病啥的,都是他们去陪护。
父母去了燕郊后,我又是一个人生活了。
那种孤单的环境,让我都不敢回家。
不过还好,我爸妈在燕郊待了半个多月就回来了,我在家里也算是有了可以说话的人。
他们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大概九点多,我舅突然打来了电话:
“姐啊,爸没了。”
我妈一听,急切的问道:
“咋没的啊?啥时候事?”
我就听我老姨在那边接起了电话:
“就突然就没了,晚上吃完饭,爸就跟我说,他可能不行了,以后都好好过日子,然后就没气了。”
我妈哭道:
“那打120啊!”
我老姨哽咽道:
“打了,抢救了半个小时,没过来。”
我妈厉声道:
“你们在家都干啥了?不知道急救啊?”
后面的话我就听不到了,因为哭声更大,掩盖了两人的说话声。
我爸叹了口气,拿起那些还没整理完的行李,对我道:
“收拾吧!明天去燕郊。”
我沉默着点了点头,先拿起了电话,打给了张班长:
“班长,我要请假,我……”
我的喉咙突然哽住了,后面的话怎么都说不出来。
张班长仿佛猜到了什么,连忙安慰我道:
“别着急,慢慢说!”
我深深的呼吸了两次,平复了一下情绪:
“我请假,我姥爷没了,去燕郊。”
张班长连忙道:
“行,该忙啥忙啥,班里有我呢!”
“把卡膜留下,明天让小缝给你打卡,这边你不用担心。”
我吐出了一口浊气:
“行,谢了大哥。”
张班长连忙道:
“谢啥谢啊?你赶紧收拾东西,路上小心。”
我连忙应了一声,切断了通话。
收拾着一些随身衣物,又在网上订了车票,张班长突然又给我转了400块钱。
“兄弟,我跟水哥说完了,这400块钱路上买吃的。”
我连连拒绝。
张班长对我说道:
“你拿着!白事的礼份子必须收着。”
我赶紧道谢,收下了转账。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家三口登上了去秦皇岛的高铁。
从我们这到燕郊,只有一趟直达车,还是K字头的。
做高铁有两个选择,一是走京城,但到了京城以后去燕郊还得花高价打车。
还有就是在秦皇岛倒车,换成K字头的火车,四个多小时。
到了燕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
我妈的情绪已经很稳定了,只是家里还是弥漫着悲伤的氛围。
老姨一家也到齐了,还带着我的未来妹夫,很难得的一次相聚,只是那曾经在镇上的11口人,只剩下了10口。
老舅和姥姥商量:
“这几天不适合出殡,初九吧?”
我姥想了想:
“行,七不出八不埋,就初九。”
我看了眼日历,距离初九还有四天。
仔细衡量了一下,我叹了口气,心道:
“算了,早晚都一样,就当给我自己放了个假吧。”
是的,我听到我姥的决定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去燕郊去早了,应该先上两天班再过去。
后来再想,人都到了,就别在乎差的这几天了。
我妈的那句:
“为啥不抢救!”
成了我舅和我老姨的心病,认为我妈是在埋怨他们。
三人凑在一起,说了很多的话,聊到很晚。
同时,我和舅家弟弟,姨家妹妹也聊到了很晚。
自从我大学毕业后,我们仨一直都没聚在一起过。
如果换一种原因相聚,我们应该会挺开心的。
“哥,你跟嫂子……?”
我试探着问了我一句。
我苦笑了下:
“离了……”
我妹叹气道:
“我猜到了,过年的时候在镇上看到她了,因为啥?”
我靠在沙发上,抬头看着天花板:
“她……唉!”
我并没有把原因说出来,有什么意义?
第二天一早,我们全家去了火葬场。
燕郊的火葬场离家里很远,三辆车载着全家人。
本来不想让我姥去的,只是,这应该是她最后一次看到那相伴了五十多年的老伴,不去不行!
到了火葬场,环境和北市的火葬场差不多,透着一股股阴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