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没有第一时间向斯托文明给出回答,
只是就斯托文明提出的这个提议,做着一些简单的思考。
首先,
可以明确的是,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一些合作科研项目,
量子通信,或者说超光速通信,以及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的确是卡住了。
而且,正如斯托文明所说,这种研究的僵持,都不是说技术层面,而是理论层面。
以无工质推进技术来说,
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工质推进,
从目前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的理论来说,可能需要从引力,或者说宇宙弦,量子潮汐这几个层面入手,
其中,基于引力的无工质推进引擎,以目前秦裕的感觉来说,应该是最简单的。
但如何实现对引力的干涉,乃至于进一步实现引力层面的无工质推进呢?
这不光是技术层面,在目前人类文明以及斯托文明的基础物理理论层面,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在无工质推进技术的合作研究上,一些进展,都是在这个核心问题之外的边缘地带打转。
而这些年,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在理论层面的互相交流合作,
的确是为双方文明的理论发展,带来了新的繁荣时代。
但对于这个双方文明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两个文明合起来,自然也依旧没有能够直接解决。
倒是的确,基于不同的思路,双方文明在理论层面的合作科研中,
产生了不少,对于双方文明来说,都是全新的理论和猜想。
但所有的理论也好,猜想也好,除了数学领域的不说,
其他物理领域,都不仅仅只是计算和研究人员们的思考讨论就能够完全确定的。
所有新提出的理论和猜想,最终都需要实验来验证,才能够具有现实意义。
就人类文明,物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发展来说,
其实在人类文明技术发展,生产力发展的这些年,
物理领域四大力的统一理论,实际上出现了不止一种,
不止一种的理论框架,都将四大基本力统一在了同一个物理框架下。
但还是那个问题,没有实验验证。
缺乏一些基础理论实验的验证,
在具体的实验进行之前,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在实验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一些,人类此前从未预料到过的东西,
同时,没有通过实验验证,也就意味着,缺乏一道从理论到实际之间的桥梁。
斯托文明其实也一样,
在和斯托文明的交流中,人类文明的研究员们也知道,斯托文明内同样存在统一了四大基本力的物理大一统理论,
从逻辑上,斯托文明的物理大一统理论也是完善的,但和人类文明的大一统理论也有差异。
这可能就意味着,双方文明的大一统理论其实都是对的,但同时可能都不完善。
这种基础理论层面的发展,
除了通过理论去预言实验以外,也同样需要,一些具体的实验数据,来丰富构建理论的基础。
此刻,
斯托文明提出的,想要和人类文明合作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
实际上就是想要达成这个目的。
“秦裕院士,这是我们想要和人类文明合作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的大致计划。”
斯托文明代表团,将一份提前翻译成人类文明文字的计划内容,呈现了秦裕的面前。
秦裕大致浏览了一下。
斯托文明提出的这个基础理论研究计划核心内容,
就是,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合作,在海王星轨道附近,柯伊伯带靠近海王星轨道这一侧的边缘,
共同构建一个超大型的基础实验装置。
计划中提到的,这个巨型基础实验装置的径直,大致将是0.05个天文单位,750万公里。
是地球直径的七百余倍。
用以完成物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同时,尝试找到人类文明元素周期表第八行之后更多的未知元素。
在秦裕翻看这份计划的大致内容时,
旁边负熵研究院物理所等研究所研究团队负责人们,都有在同样看着这份斯托文明提出计划的内容。
从物理所相关研究员们自己来说,
建造这种超大型的基础实验装置,肯定是好事。
对于绝大多数理论物理学家们来说,都有这样一个超大型基础实验装置的梦,
有了这样一个东西,也能够验证他们可能研究了一辈子的理论。
但作为人类文明中,最顶尖的一批研究员们,他们也不可能为了这种期望,冲昏了头脑。
这个基础实验装置的规模太庞大了,
即便是两个文明一同构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目前为止,面临的最大的超级工程。
先不说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
完成过程中,花费的生产力都是巨量的。
虽然说,此刻已经发展到二级文明阶段的人类文明,有着足够的生产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